【部落旅行】精選7個台東部落遊程 Icibi地悶食 射箭 國寶級十字繡 去過都說好想再去!
-
第 1 天08:00都蘭國-部落青年返鄉帶你遊部落建議停留時間:4 小時
都蘭部落位於台東東河
倚靠個著阿美族的聖山-都蘭山
大家對於都蘭的印象或許是衝浪聖地
但其實這個地方
有著一群部落青年成立了「都蘭國」這個共享社會企業
透過整合地方力量,正在走向文化復興之路
透過一系列的工藝品展示、體驗遊程、文化導覽及手作體驗
除了是讓族人找回自己的根,也讓遊客更能深度瞭解阿美族的傳統文化
▍都蘭國入境大廳
為何稱為「都蘭國」?是因為阿美族的部落與部落之間就像國與國之間的關係,稱為國,也是為了讓族人產生認同與自信,推動族人自治精神。
入境大廳內展示著二十幾家在地職人的工藝作品,除了現場展示、販售之外,也將製作過程、訪談內容上架到網路,讓文化不再有國界。到當地的旅客,也能預約手作體驗,親自敲製樹皮包、十字繡香包,甚至體驗釀酒,藉由這樣的文化交流,讓實體的工藝昇華到精神層面。
▍阿蘭的 tisaki-都蘭國國境導覽
行走是認識地方最好的老師,亦是入境都蘭深度旅行的起手式,用雙腳徒步山腳下的風土氣息,用雙眼捕捉藍天下的都蘭光景,從部落族人的生活軌跡著手,走一條屬於你的心底風光。
報名連結:觀光部 - 阿蘭的tisaki(導覽) | 'Etolan Style (atolan-style.com)
▍後山走起-農場體驗
他人不屑一顧的雜草,在阿美族眼裡全是寶,阿美族人知味,善於辨識可食用的植物,也延續長輩的飲食方式煮出好滋味,可說是野菜的神農氏呢!從入山開始,用雙手勞動、雙腳行動,認識從土地長出來的文化,一起在都蘭山下採集烹煮,捧著椰子碗共食,每一口都是最好的「食」光。
報名連結:觀光部 - 報名體驗(一般報名) | 'Etolan Style (atolan-style.com)
▍職人手作體驗
體驗在地「美」式生活,從雙手開始!詢問度極高的部落手感體驗,亦是旅人到都蘭駐留的標準行程之一,手作毛線球吊飾、月桃編織DIY、檳榔鞘石器、傳統糯米釀製作等的多樣化體驗選擇,亦可結合部落導覽結合做客制半日遊行程。
09:00達魯瑪克-魯凱族部落深度旅遊 溯溪 山徑探索 悶食體驗及無菜單晚宴建議停留時間:4 小時達魯瑪克部落是台東縣內唯一的魯凱族生活區
這裡鄰近台東市區,是許多遊客參加部落體驗的首選
由年輕的古昌弘頭目號朝部落族人組織「E啦~達魯瑪克」
運用數位行銷推廣部落文化生態主題遊程
▍入村儀式
由穿著傳統服飾的部落老師帶領,舉起酒杯與檳榔,用族語和祖靈問好,說聲打擾了,並祈求行程平安順利。
▍Icibi悶食料理
類似漢人的「控土窯」,用木柴燒熱石塊,等到石頭轉紅,將食物放入並蓋上姑婆芋將食物悶熟,兩個小時後就是一頓豐盛的野味大餐!
在這之前,會由部落老師帶領體驗魯凱族的獵寮生態文化,走入獵場中認識與採集食物,最後跟著獵人們一起歡呼報功體驗捕獲獵物的美好。
▍桑樹溪溯溪
喜歡刺激的朋友照過來!
桑樹溪的取名由來是過去相傳溪水源頭有一大片桑樹林,因而得名。這裡的溯溪除了要攀繩外,還有可以跳水的深潭,在專業的族人帶領之下,只要遵從指示其實是非常安全的。溯溪的終點是一線天,那碧綠的水色與高松的岩層互相呼應,這是屬於強者才能看見的美景!
E啦~達魯瑪克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ilrataromak.com/
10:00Ljavaus陳媽媽工作室-國寶級的刺繡大師建議停留時間:2 小時排灣族的刺繡及木雕工藝可是遠近馳名
這裡要介紹一位國寶級的刺繡老師-陳利友妹
陳利友妹出生於台東太麻里的大王部落
從小和母親學習刺繡,運用排灣族的各種圖騰、紋漾
以十字繡加上鮮豔的色彩對比一針一線交織出部落記憶
1999年,陳利友妹成立陳媽媽工作室,致力保存與傳承傳統文化
精湛的手藝讓陳利友妹多次獲獎
更在2021年獲文化部登錄為重要傳統工藝「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」保存者
是台東第一位傳統工藝人間國寶
11:00嘉蘭村-重生的部落 體驗洛神花採集與傳統鞦韆建議停留時間:4 小時嘉蘭村位於台東金峰鄉,由8個排灣、卑南族部落所組成
莫拉克風災時慘遭洪水沖毀
但這幾百戶的部落居民並未就此喪氣
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災後重建
結合部落旅行,讓失去的回憶再度重現
地點:嘉蘭村部落廣場13:00電光部落-竹炮、甜酒釀與日光爆咖啡建議停留時間:4 小時電光部落是一個位在關山的阿美族部落
大家或許會好奇這酷炫的名字怎麼來
相傳是因為這裡曾經有泥火山,夜晚時會引發火源
當時的居民誤以為是閃電所引起,因此就被稱為電光部落
▍竹炮
150 年前部落的族人從恆春搬遷到現在的電光部落,在清領時期遭到清兵入侵,除了奮力保衛家園,更使用竹砲還嚇退清兵。而現在的竹炮已經沒有軍事用途,轉換成歡迎及迎接旅客的祝福之意。
▍甜酒釀體驗
釀酒是阿美族的女性重要的家事之一,電光部落的甜酒釀使用十種新鮮草藥製成,將酒麴搗碎後再加入糯米飯攪拌均勻,靜置三天後就可以釀出香甜好滋味。
▍電光爆咖啡
有別於一般烘焙,電光部落的「爆」咖啡需要更多人工,在卡式爐上搖晃烤網並時常翻動咖啡豆避免烤焦,就像在爆米花,聽到啵啵啵的聲響後就可以起鍋放涼了。這樣的咖啡豆因為是接觸直火,煙燻味和碳燒味會比較重,喝起來會有點茶的感覺,能夠親手烘咖啡豆也是個特別的體驗呢!
14:00崁頂部落-月光下的小米鞦韆餐桌建議停留時間:4 小時崁頂部落,在海端鄉山坡上,一塊塊小米田中混著紅藜,錯落交織,遠看鋪蓋成金黃與桃紅的美麗階梯。
以文化傳承、延續傳統為使命,蓋亞那工作坊在此美麗的部落裡成立了。提供一日及半日遊程,以布農族畫曆、小米不迷路風味餐、植物染工藝為特色,接待遠到而來的遊客,推動部落觀光不遺餘力。
為了回溯布農族的飲食傳統,蓋亞那工作坊的胡天國克服萬難,在部落裡重新種起小米,找回小米的料理傳統,讓部落耆老在吃到小米料理後,也感動於終於能再吃到朝思也慕想的傳統滋味。
1943年,日本民族音樂學者黑澤隆朝,在崁頂部落聽到布農族著名的八部合音Pasibutbut,因此這裡被視為是Pasibutbut的發現地,也是Pasibutbut首次被記錄下來的地方。為了保存傳統,胡天國也成立了「崁頂布農古調合音團」,期望布農族傳統樂音,也能持續在小米田間傳唱。
▍崁頂3062老屋故事館
這是一間超過 60 年的老屋,部落族人與台科大建築系團隊一同完成翻修,打造成記錄著部落人文歷史的展示空間,包含族人的遷移史及生活器具。
▍月光下小米鞦韆餐桌
以「家」相繫相伴的關係為核心,崁頂部落的餐桌設計有著濃濃布農族家庭餐桌的生活滋味。
以鞦韆為主題,象幑著有如庭園生活般無憂無慮的片刻,在關係中相互滋養的愛。善用部落在地豐盛食材,沾滿月桃葉香氣的香Q小米飯、紅藜葉天婦羅、海金沙、芋頭梗炒豬肉,布農泡菜,道道都別具滋味,叫人回歸並珍惜起生活的本質,知足,共享與陪伴相依。
詳細資訊:蓋亞那工作坊-萬物糧倉 大地慶典 (pioneeringeastriftvalleygranaryfestivities.com.tw)
15:00鸞山森林博物館-全台唯一體驗原住民生活的博物館建議停留時間:4 小時(完全預約制)
鸞山擁有臺灣中低海拔的原始林,裡面包含上千棵珍貴原生白榕樹,身處其中,宛如置身阿凡達的夢幻情境。在這兒的原生榕樹又被稱為「會走路的樹」,因為榕樹的氣根會不停擴展蔓延,原生枝幹枯萎時氣根也會取而代之,就像樹木不斷在移動一般。
來鸞山森林博物館可以依照時間長短規劃行程,這裡除了可以聽身為布農族人的阿力曼解說遷移的歷史,走進博物館內,可以學習布農族的山林智慧,試著用最簡單的方式生活回歸最單純的步調。若有事先預訂在這裡用餐,那將可以品嚐到傳統布農族美食,在都市的餐館裡可是吃不到的。地點:鸞山部落(森林文化博物館)